你是不是也经常跟孩子说:
别老挑食,吃点菜,要不怎么长高;
不洗手,手上都是病毒和细菌;
再不快点就要迟到了;
先写作业,写完踏踏实实玩 ......
你是真心关心孩子,所以不停地讲道理,希望他能够明白你的一片苦心 —— 可是孩子呢,"怎么讲都记不住","说了 100 遍也不听"。
等到下次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,冲突场景总会重复上演,孩子情绪也会更加激烈,"我偏不","我就要"。
其实,你早就应该发现:
跟孩子"讲道理",是最无用的教育。
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 · 西格尔和脑科学家蒂娜 · 佩恩 · 布赖森发表研究结果:
"孩子听不进道理,原因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,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。"
我们的大脑,分为上下两层,上层是"理智脑",下层是"情绪脑"。
而孩子的发育规律是,先下层,后上层,先情绪,后理智。
也就是说,对于大脑尚未发育完善的孩子来说,讲道理,孩子可能根本就听不懂。
心理学上还有个"超限效应",指刺激过多、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,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。
所以你会感觉,道理没少讲,但是孩子"越来越不听话"。
>>> 专注力测评直播
孩子早起拖拉磨蹭?
不能主动按时完成作业 ?
很容易受外界干扰,抗干扰能力差?
预约直播,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,和老师一起在线沟通,还能享受专注力测评服务。相信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,用对方法调整,一定能提高孩子的专注能力。
现在就点击按钮「预约」直播吧� �
一定要预约直播,视频号新规,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!
01
为什么讲道理
不能让孩子"回归理智"
孩子情绪高涨的时候,他的内心有着许多强烈的感受。讲道理不听,下次还犯,是因为他的感受没有得到表达,而是被斥责,或者强行打断了。
比如,下面这样的对话:
孩子:我的饼干掉地上了。
家长:你怎么弄一地啊,渣渣到处都是!
孩子:(哭)
家长:让你小心点,你不拿好,掉了吧!
孩子:(哭得更厉害了)
家长:别哭了,有什么可哭的,我再给你拿一块不就行了!
孩子:我就要这块!
家长:你真是无理取闹!
孩子无理取闹,难以沟通,不听话?
如果跳出局外,冷静地观察上面的对话,你可能就会发现,家长一直在否定孩子的感受。
内心的感受得不到表达,就会形成情绪;情绪得不到疏导,就会被一直卡在心里。
当孩子哭的时候,如果我们只是想办法让他停止哭泣,这个引发哭的感受,就被卡住了,情绪就会积累下来,无法疏解。
为了更方便理解,我们来换位一下。现在,设想你和伴侣吵架了,你向父母倾诉。如果他们说:
夫妻哪有不吵架的,吵吵闹闹一辈子,都是这么过来的。孩子都有了,难道还能离婚不成?日子总要过下去的。
你还哭,哭有什么用?换成别人可能还不如他。
一个巴掌拍不响,肯定你也有不对的地方,要不吵不起来,你退一点,少说一点,不要总是那么强硬。
你会是怎样的感受?生不生气?是不是要"爆炸"?
明明也是"劝架""讲道理"的话,为什么听了不会好起来?因为这些回应,都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,没有顾及你的难过、委屈、气愤、伤心……
当你有这么多复杂的感受的时候,你不会想听大道理,只会希望有人能明白你,能耐心听你倾诉,能理解你的想法。
所以,如果有情绪的时候不能表达,生气的时候不能生气,想哭的时候不许哭,情绪不断积累,就必然要爆发。
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,当孩子情绪高涨的时候,我们要帮助孩子把感受表达出来,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回到孩子吃饼干的场景,如果换成下面的对话,是不是孩子的感受会好很多?
孩子:我的饼干掉地上了。
家长:是啊,我看到饼干摔碎了。
孩子:我喜欢吃这个饼干。
家长:嗯,你每天都会吃一块。
孩子:我最喜欢小猫形状的。
家长:它有一个长长的尾巴,还有尖尖的耳朵。
孩子:能再给我一块吗?我好好拿着。
家长:好的。
在这段对话里,家长没有讲道理,也没有批评和指责,只是陈述了事实,和倾听孩子的感受。
当他可以自由地表达感受,他就会更快走出情绪,平复下来,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。
说到这里,你可能会想,真遇到事情,根本来不及顾及这么多。或者你觉得,孩子不会顺着这样的思路说话,只会乱哭乱闹,怎么办……
>>> 专注力测评直播
孩子上课 / 学习坐不住,注意力不集中
20 分钟能做完的作业,非要磨蹭到 2 小时
专注几分钟就会跑去玩
这种情况下,家长往往火气蹭一下就上来了,除了说教,无法及时想到更好的沟通方式 ~
预约直播,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,和老师一起在线沟通,还能享受专注力测评服务。相信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,用对方法调整,一定能提高孩子的专注能力。
现在就点击按钮「预约」直播吧� �
一定要预约直播,视频号新规,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!
02
3 个步骤
完成更有效的亲子沟通
育学园的老师们和家长交流发现,很多家长感觉,孩子平时挺懂事的,但是一遇到事情,就什么道理都没用了。
这其实是因为,我们的大脑在平衡状态的时候,一半是情绪,一半是理智。而当我们的情绪高涨,就会把理智挤得只剩下一点点,这个时候,是没有办法好好思考的。
所以,孩子不是不懂道理,而是情绪上来的时候,没有理性思考的空间,所以当下他做不到平静。
而我们所讲的方法,就是先帮孩子释放情绪,让他的理智回来。
第 1 步:事实 + 感受
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,他可能听不懂愤怒、沮丧、委屈这样复杂的词汇,我们只用两个词就可以了 —— 开心、不开心;高兴、不高兴。
举个例子:
1 岁多的孩子,玩具找不到了,哭了。
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对他说:玩具找不到了,你不开心。
玩具找不到,是事实,不开心,是感受。这个就是描述事实 + 表达感受的方法。
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用语言给自己的情绪命名,另外也能帮助孩子慢慢明白自己的感受是什么,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只会哭。
第 2 步:办法 + 执行
了解玩具找不到这个事实,下一步就是解决问题。
我们不能直接找出玩具给孩子,因为这并不能让他学到什么,反而会变得依赖。
第二个步骤是,一起想办法,一起去执行。
你可以说,玩具找不到了,你不开心,我们一起来看看,会不会在书房里呢?然后带着孩子去找一圈。
如果没有,那么,会不会在卧室里呢?会不会在沙发底下呢?一起把玩具找出来。
孩子会因为参与了全部过程,而很有成就感,另外也学会了,东西找不到的时候,应该怎么做。
注意,这时还没有结束,还有第三步要做。
第 3 步:评估 + 确认
开始的时候,我们对孩子说:玩具找不到了,你不开心。
现在找到了,我们要再对他说:玩具找到了,你开心了。
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。
这个过程能帮助孩子明白,自己是因为什么事情不开心,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。
同时,你也和孩子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模式。
更重要的是,孩子通过这样的沟通,学会了遇到事情的时候,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解决问题,也就从根源上解决了"乱发脾气""遇事只会哭"。
>>> 专注力测评直播
孩子早起拖拉磨蹭?
不能主动按时完成作业 ?
很容易受外界干扰,抗干扰能力差?
预约直播,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,和老师一起在线沟通,还能享受专注力测评服务。相信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,用对方法调整,一定能提高孩子的专注能力。
现在就点击按钮「预约」直播吧� �
一定要预约直播,视频号新规,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!
《新中式父母》里有这样一段话:
"这个世界上,有两类父母。
一类是‘吃老本型’父母,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,假如孩子表现不好,他们通常只会认为传统教育没有问题,是孩子有问题。
一类是‘学习型’父母,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,假如孩子表现不好,他们会反思,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。"
养育孩子,是一起长大。 孩子在学着长大,父母也在学着成长。
谁也不是完美的父母,但我们可以是一个成长型的父母。
只要我们愿意从现在开始改变,把对孩子的理解、尊重和认同,放在父母权威之上,我们就一定能看到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。
改变很难,但如果你有 10 分的愿望,做出 10 分的努力,就会收获 10 分的改变。相信,相信的力量。